HTTP 协议
简介
HTTP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,超文本传输协议)是一种用于分布式、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。它是 Web 的基础,定义了客户端(通常是浏览器)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。
主要特性
- 无状态性: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,服务器不会保留前一次请求的信息。
- 灵活性: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传输,如文本、图片、视频等。
- 简单易用:请求和响应格式清晰,易于实现和调试。
- 可扩展性:通过请求头和方法可以扩展协议功能,适应不同需求。
- 支持缓存:通过相关头部字段实现客户端和代理的缓存机制,提高性能。
- 支持认证和安全:可结合 HTTPS 实现加密传输和身份验证。
相关历史
- 1991年:由蒂姆·伯纳斯-李(Tim Berners-Lee)提出,最初的版本为 HTTP/0.9,只支持简单的文本传输。
- 1996年:HTTP/1.0 发布,支持多种媒体类型和请求头。
- 1997年:HTTP/1.1 发布,增加了持久连接、管道化等特性,成为主流标准。
- 2015年:HTTP/2 发布,提升了性能,支持多路复用、头部压缩等。
- 2022年:HTTP/3 发布,基于 QUIC 协议,进一步优化了速度和安全性。